书写文摘

【答案】秦并赵,北向迎燕文言文翻译

作者 eb/分类 知识竞赛/发布于 2021-07-01
195

题目:
秦并赵,北向迎燕。燕王闻之,使人贺秦王。赵王系①之。使者曰:“秦赵为一,天下服矣。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,为秦也。今臣使秦,而赵系之,是秦赵有郄②。秦赵有郄,天下必不服,而燕不受命矣。且臣之使秦,无妨于赵之伐燕也。”赵王以为然而遣之。 使者见秦王曰:“燕王窃闻秦并赵,燕王使使者贺千金。”秦王曰:“夫燕无道,吾使赵有之,子何贺?”使者曰:“臣闻全赵之时,南邻为秦,北下曲阳为燕,赵广三百里,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,所以不能反胜秦者,国小而地无所取。今王使赵北并燕,燕赵同力,必不复受于秦矣。臣窃为王患之。”秦王以为然,起兵而救燕。 (选白《战国策·燕策》,有改动) 【注释】①系:拘囚。 ②郄同“隙”,嫌隙。 1.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。 (1)秦赵为一,天下服矣 (               ) (2)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(              ) (3)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(             ) (4)臣窃为王患之 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 2.下列各组句子中,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[     ] A.且臣之使秦     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 B.无妨于赵之伐燕也    属予作文以记之 C.国小而地无所取    邹忌修八尺有余,而形貌昳丽 D.臣窃为王患之    乡为身死而不受 3.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 燕王窃闻秦井赵,燕王使使者贺千金。 4.选文中的燕使和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中的邹忌说服对方的方式,有何不同?

答案

1. (1)顺服,顺从,服从 (2)释放,使离去 (3)通“拒”,抗拒 (4)忧虑,担忧 每词l分。共4分。 2.C 3.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,就派遣我带着千金来祝贺。 4.燕使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进行劝说;邹忌以自身经历设喻进行劝说。 (意思对即可)

解析

文言实词特点: 第一,单音节词占多数。 如古代说“冠”,现在说“帽子”。古代说“汤”,现在说“热水”。 第二,词义有所变化。 ①所指范围扩大了,如“江”古代专指长江,“河”古代专指黄河,现在泛指一般的江河。古代的“脸”只指面颊,现在指整个面部。②所指范围缩小了,如“臭”古代泛指气味,现在只指臭味。“亲戚”古代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,现在只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。③意义完全不同,如古代的“走”相当于现在的“跑”,古代的“羹”指带汁的肉或肉汤,现在通常指用蒸、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。④意义只有细微的差别。如“购”古代指悬赏征求,“甚”古代主要指厉害、严重。 第三,一词多义比较普遍。 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。同一个词的几个意义之间,往往有一定的联系,其中一个是本义,其余的是引申义。本义就是一个词本来的意义,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。掌握了词的本义,就能以简驭繁,事半功倍。如“朝服衣冠”的“朝”应读“zhāo”,义为早晨,所以引申为“朝(cháo)拜”,如“皆朝于齐”的“朝”就是“朝拜”义;由朝拜又进一步引申,指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,即“朝廷”,如“于是入朝见威王”的“朝”。一般说来,古汉语辞书中所列的第一个义项往往就是它的本义,其他的则是引申义。 第四,有通假字。 要确切地掌握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。 一是要树立一个观念,就是文言词义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,不能用今天的词义来解释文言实词。 二是要把一个词语放到具体的上下文中去辨析,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定其含义。三是要勤查工具书,最好是先确定它的本义,再看看这里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。这样日积月累,多读多记,自然就能对文言实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。

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转载自 <a href="https://www.editbook.cn/20189.html" title="【答案】秦并赵,北向迎燕文言文翻译" rel="bookmark">【答案】秦并赵,北向迎燕文言文翻译 | 书写文摘</a>
如果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订阅书写文摘以获得最新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