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文摘

【答案】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

作者 eb/分类 知识竞赛/发布于 2021-07-01
214

题目:
2006年10月,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全面、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,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、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。
请回答:
(1)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
(2)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
(3)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什么

答案

1.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,必须坚持以人为本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。 第二,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。 第三,必须坚持改革开放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。 第四,必须坚持民主法治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。 第五,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。 第六,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。 2.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。 第一,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,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。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,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。 第二,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,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、全面进步、全面现代化的社会。 第三,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,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。 作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,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,不断完善执政方略,提高政治能力,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进一步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 第一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,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。 第二,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,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,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,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,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,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。 第三,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,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,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 第四,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,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,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,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。 3.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一,坚持协调发展,加强社会事业建设。 第二,加强制度建设,保障社会公平正义。 第三,建设和谐文化,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。 第四,完善社会管理,保持社会安定有序。 第五,激发社会活力,增进社会团结和睦。

解析

2006年10月8日至11日,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。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,提出新世纪新阶段,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、应对挑战,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,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。审议并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。全会审议并通过了《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》,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

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转载自 <a href="https://www.editbook.cn/18793.html" title="【答案】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" rel="bookmark">【答案】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| 书写文摘</a>
如果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订阅书写文摘以获得最新内容。